一、家务劳动自动化:解放人力的 “家庭管家”

  • 衣物处理全流程
    具备多模态感知系统的机器人可完成从识别到处理的完整流程:通过视觉传感器分辨丝绸、棉麻、化纤等面料,结合触觉反馈调整抓取力度,再根据衣物类型(衬衫、裤子、袜子等)自动匹配折叠方案。例如,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,能精准区分 10 余种面料,折叠成功率达 92%,解决了人工折叠耗时、面料易损坏的问题。
  • 家居清洁与整理
    突破传统扫地机器人的局限性,人形机器人可完成更高难度的清洁任务:如攀爬楼梯擦拭扶手、使用不同清洁剂清洁玻璃与木质家具、整理散落的玩具或书籍并归位。部分机型配备可伸缩机械臂,能清洁橱柜顶部、窗台缝隙等高处或死角,配合自主导航技术避免碰撞家居物品。
  • 厨房辅助与餐饮准备
    从食材处理到简单烹饪的协同作业:识别蔬菜种类后自动切丝、切片(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刀工力度),根据菜谱步骤添加调料,甚至操作微波炉、咖啡机等电器。例如,擎朗智能的家庭机器人可完成爆米花制作、饮料调制等流程,其防烫材质和精准温控技术确保操作安全。

二、照护与陪伴:覆盖全年龄段的 “家庭助手”

  • 儿童陪伴与启蒙
    集成教育大模型的机器人能实现多维度互动:通过语音交互讲绘本故事、教唱儿歌,利用摄像头识别儿童表情判断情绪并调整互动方式;在早教场景中,可演示数学公式推导、英语单词拼写,甚至通过肢体动作演示物理实验(如杠杆原理),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。
  • 老年人照护与健康管理
    针对独居老人的刚需场景设计功能:定时提醒服药(通过图像识别确认药品种类和剂量)、监测心率、血压等基础体征(配备非接触式传感器),一旦发现异常自动联系家属或社区医院;辅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起床、移动(机械臂提供支撑力,步态识别技术匹配老人行动节奏),避免意外摔倒。
  • 特殊人群辅助
    为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支持:帮助视障者识别物品(如读食品保质期、区分衣物颜色)、引导行走(通过语音实时播报路况);为听障者实时转换语音为文字(屏幕显示)或手语动作(机械臂模拟),解决沟通障碍。

三、家居安全与管理:智能生活的 “隐形卫士”

  • 安全监控与异常响应
    搭载红外摄像头和烟雾传感器,可 24 小时监测家中情况:识别门窗异常开启、燃气泄漏等风险时,立即推送警报至用户手机;遇到陌生人闯入,通过语音警告并启动录像,同时联动社区安保系统。部分机型具备人脸识别功能,能区分家人与访客,避免误报。
  • 智能家居联动控制
    作为家庭智能终端,通过语音指令操控灯光、空调、窗帘等设备:例如 “睡前模式” 可自动关闭主灯、拉上窗帘、调低空调温度;根据用户习惯联动场景,如回家时自动打开玄关灯、启动空气净化器,实现 “无感交互”。

四、技术支撑与未来潜力

这些应用的实现依赖三大技术突破:
  1. 多模态感知系统:融合视觉、触觉、听觉等传感器,精准识别环境信息(如面料材质、物体位置、人体状态);
  2. 具身智能算法:使机器人能根据场景动态调整动作(如轻拿丝绸衣物、用力擦拭污渍),实现 “知行合一”;
  3. AI 大模型适配: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理解复杂指令(如 “把红色毛衣叠好放衣柜上层”),并快速生成执行方案。
未来,随着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,家庭服务场景将进一步拓展,例如协助照顾宠物、园艺打理、家庭医疗急救等,真正成为连接数字智能与家庭生活的核心终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