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啥咱们记不得 3 岁之前的事儿吗?这可不是谁故意把记忆给删了,而是一种叫 “婴儿失忆症” 的现象,其实就是大脑发育和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呢。下面就从好几个专业的角度来好好分析分析这个现象。

婴儿失忆症原因分析_3岁前大脑发育与记忆_515. 记忆功能

从大脑结构的层面而言,在3岁之前,大脑中的海马体与前额叶皮层皆尚未发育完善。在记忆系统中,海马体承担着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职责,前额叶皮层则与记忆提取密切相关。由于这两个关键脑区发育尚不完善,记忆的编码、存储以及提取等环节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515. 记忆功能_3岁前大脑发育与记忆_婴儿失忆症原因分析

就记忆类型而言,三岁之前的幼童大多以内隐记忆为主导,其外显记忆几近于无。外显记忆的形成需要很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,这对小朋友还在发育的大脑来讲,是很难做到的事儿。

还有啊,语言能力的成熟程度也是影响小朋友记忆的重要因素。3 岁之前,小朋友的语言能力还没发育成熟,他们没足够的能力用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经历,这样就很难把这些经历变成能存储的记忆形式。另外呢,小朋友的神经可塑性比较强,这个特性可能会让早期那些比较脆弱的记忆痕迹被覆盖掉。

婴儿失忆症原因分析_3岁前大脑发育与记忆_515. 记忆功能

综合上面这些因素,“婴儿失忆症” 就是大脑发育的自然规律造成的必然现象。随着大脑不断发育,在 3 - 4 岁之后,小朋友的外显记忆能力才会慢慢发展起来。这个过程可是大脑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呢,也为后面更复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打下了基础。比如说,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,小朋友能靠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外显记忆能力,更好地学习知识、传承文化,构建自我认知体系啥的。这个发展过程也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,就是在小朋友 3 - 4 岁之后,可以慢慢加强对他们记忆能力的引导和训练,这样能促进小朋友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。